-
吃主儿
《吃主儿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?在北京,有不少人被称之为“吃主儿”。“吃主儿”不是厨师,他们有一套“信条”,您了解了这套“信条”,您就知道了“吃主儿”的独特之处。 介绍“吃主儿”,就不能不讲他们怎么采购、怎么做、怎么吃的种种讲究。本书介绍的这些菜肴大多没用什么名贵原料,有些是老北京的家常菜而今天难得一见的,有些是经“吃主儿”改良而与众不同的,更有令有缘品尝者念念不忘、报刊文字屡屡推介却是偌大京城只此一家的。可喜的是,对这些菜的制作精要,作者可谓倾囊相授。如果您跟着实践,您也可以成为“吃主儿”。 -
洋葱汤里的流水岁月
一本以“味觉”切入经典作品的文学指南 13份源自文学名著又易于上手的佳肴配方 梅子涵“女儿的故事”中的大眼睛小姑娘,邀你在故事与厨房里漫游寻味 这是一本关于美味的书。作者梅思繁将和你们一起,被那些或者经典,或者现代,或者沉重,或者活泼的笔墨文字引领着,走进一个个精彩又令人迷惑的美味故事里去。这些故事有的勾勒着战争的荒谬,有的回忆着童年的灵动,有的倾吐着女人的哀愁,有的追赶着高远浪漫的梦想。然而有着各自迥然不同面目的故事,它们却都围绕着一道道美味铺展开来。一碗滚烫丰实的乡下洋葱汤,一盅甜酸缠绕的芒果酱,一个金黄浑圆的油炸苹果圈…… 这更是一本关于故事的书。那些写于一百多年前的故事,写在今天的故事,写给大人看的故事和写给小孩们读的故事。写故事的人们把美味与食物变成了故事里的角色。这些美味既是佳肴,更是象征。在美妙销魂的甜辣爽脆中,隐藏着人生的艰难与苦痛,生命的高大与雀跃。 -
入味
《入味》以知识性随笔为表达方式,从一个异文化学者的视角,深入世界各地华人日常生活内部,描绘了以亚洲人为主,世界上各个社会群体与阶层之间的饮食文化万象:从青海到上海,加拿大洛基山到内蒙大草原,从古罗马到今日纽约,从西雅图富豪到贵州山区平民百姓,从中国传奇“杂碎”到哥本哈根迷幻“野间”……融人性、自然、厨艺为一体,图文并茂,思维开阔,信手拈来,冷峻犀利,堪称世界美食学的拓荒之作,美食文化书里的巅峰之作。 -
饮膳札记
本书为作者借饮膳记忆,委婉追怀平生亲友知己之行止,以十九种佳肴食谱编织成一幅温馨感人的回忆录。虽谓知味大厨操典雅之笔触,书写了俎上灶前的割烹经验,实乃情思悠远之硕学,在全面回味昔时体会到的师恩、友谊和亲情所加之于今日的无穷感念。 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绵密细腻,对任何微物琐事的观察、经营、描写,都经过严谨的设想和安排。文字清晰明朗而工于刻画,细细描绘料理的制作过程。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,像是「潮州鱼翅」、「清炒虾仁」、「台湾肉粽」、「炒米粉」等,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。 -
知堂谈吃
知堂在《知堂谈吃》中说:“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,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,生活才觉得有意思。我们看夕阳,看秋河,看花,听雨,闻香,喝不求解渴的酒,吃不求饱的点心,都是生活上必要的——-虽然是无用的装点,而且是愈精炼愈好。”(见《北京的茶食》) 还说:“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,清泉绿茶,用素雅的陶瓷茶具,同二三人共饮,得半日之闲,可抵十年的尘梦。喝茶之后,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,无论为名为利,都无不可,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。”(见《喝茶》) -
老味道
汪曾祺是个小说家,谈吃更像个美食家。 《老味道》依据一生中的四个阶段,汪老接地气地展示了四种不同地域的鲜香美味。云南味儿的奇,家乡味儿里的亲,老味儿里的香,鲜味儿的艳,都让人读来过目不忘;马连薯,韭菜花,烧豆腐,炖小鸭,书中写的虽都是平常饭菜,却被汪老描绘出了人生的终极幸福与无限向往。